[讀經] 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 道前基礎 - 修習軌理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 道前基礎 - 修習軌理 (日常法師 釋)

p. 41 (8)

※﹝略說修習軌理分二:1.正明修法,2.破除此中邪妄分別。初中分二:1.正修時應如何,2.未修中間應如何。初中分三:1.加行,2.正行,3.完結。今初﹞

我們的目的是修行,沒有正修的其他時間也在做準備,所以這裡的正明修法是正修、未修兩個都包含在內的。對一個修行人來說,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正確的用功方法。

【◎ 初加行法有六,乃是金洲大師傳記:謂善灑掃所住處所,莊嚴安布身語意像。由無諂誑求諸供具,端正陳設。】

第一、修行之前要先供奉聖像。千萬不能把聖像看成「像」,要看成佛、菩薩、祖師,他們親自在這裡。

第二、要拿最好的東西供養他,而供品必需是無諂誑求得的,也就是說供養品的來源要很清淨。

【次如〈聲聞地〉中所說:「從昏睡蓋,淨治心時,須為經行。除此從餘,貪欲等蓋,淨治心時,應於床座或小座等,結跏趺坐。」故於安樂臥具,端正其身,結跏趺坐,或半跏趺,隨宜威儀。】

第三、結跏趺坐。

如果打瞌睡、昏沈的時候,就要站起來經行。

蓋:煩惱。

【既安住已,歸依發心,決定令與相續和合。於前虛空明現觀想,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,復有無量諸佛菩薩,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。】

第四、安住以後,我們要先歸依、發心:我現在歸依是為了求無上菩提。

觀想明現廣大行派及深見派的傳承祖師和無量佛菩薩,也就是資糧田。

p. 42

【又自相續中,若無能生道之順緣,積集資糧,及除逆緣淨治業障,二助緣者,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,亦難生起。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,攝盡集淨諸扼要處。】

第五、要修七支(我們通常說七支行願)。

七支行願能夠淨治自己的身心,這七支能夠統攝成淨罪、集資兩樣。我們之所以會學不上去,無非是罪障很重、資糧不夠,透過修這七支就能夠解決。

【◎ 其禮敬支中,三門總禮者,謂「所有」等一頌。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,應緣十方過去當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佛,以至誠心,三業敬禮,非隨他轉。智軍阿闍黎釋中云:「此復若僅頂禮一佛,所得福德,且無限量,何況緣禮爾許諸佛。」】

在早晚課的廣本當中,有一個偈頌:「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師子,我以清淨身語意,一切遍禮盡無餘。」這個是禮敬支。禮敬支分兩部分,第一部分叫三門(身口意)總禮。

這個是三門的總禮,下面再分三門別禮。

【◎ 三門別禮中身禮敬者,「普賢行願」等一頌。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,以意攀緣,如現前境。變化自身等諸佛剎,極微塵數,而申敬禮。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,發淨信力,由此信力,發起禮敬,一身頂禮其福尚大,況以爾許身業禮敬,其福尤大,智軍阿闍黎所釋也。】

就是早晚課誦當中的「普賢行願威神力,普現一切如來前,一身復現剎塵身,一一遍禮剎塵佛。」

【◎ 意敬禮者,「於一塵中」等一頌。謂於一一微塵之上,皆有一切塵數諸佛安住菩薩圍繞會中,應發勝解,隨念諸佛,所有功德。語敬禮者,「各以一切」等一頌。謂於諸佛功德勝譽,不可窮盡,化一一身,有無量首,化一一首,有無量舌,以微妙音而稱讚之。此中音者,即是讚辭,其支分者,謂因即是舌根,(此與漢文稍有出入)海者是繁多辭。】

意敬禮的偈頌是「於一塵中塵數佛,各處菩薩眾會中,無盡法界塵亦然,深信諸佛皆充滿。」

語敬禮的偈頌是「各以一切音聲海,普出無盡妙言辭,盡於未來一切劫,讚佛甚深功德海。」

以上是禮敬支,相當於漢文的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這二支,下面是供養支。

p. 43 (3)

【◎ 供養支中,有上供者,「以諸最勝」等兩頌。最勝華者,謂人天等處,所有眾多希有散華,鬘謂配貫種種妙華。此二種中,皆有一切,或實或假。伎樂者,謂諸樂具,若弦若吹,若打若擊。塗香者,謂妙香泥。勝傘蓋者,謂諸傘中諸勝妙者。燈燭者,謂香油等氣香光明,及摩尼寶有光明者。燒香者,謂配眾香,或唯一種所燒然香。勝衣服者,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。最勝香者,謂妙香水供為飲水,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。末香者,謂妙香末可撒可燒,或積為堆,或畫壇場,支配顏色形量高廣等妙高峰。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後,有眾多義及莊飾義並種種義。】

供養分為有上供、無上供。有上供的偈頌是「以諸最勝妙華鬘,伎樂塗香及傘蓋,如是最勝莊嚴具,我以供養諸如來。」

【◎ 無上供者,「我以廣大」等一頌。言有上者,謂世間供;此中乃是諸菩薩等,神力所變微妙供具。頌後二句,於前一切,不具足此二句義者悉應加之,是說敬禮及諸供養所有等起及其境界。(此與漢文稍有出入)】

無上供養的偈頌是「我以廣大勝解心,深信一切三世佛,悉以普賢行願力,普遍供養諸如來。」

因為再沒有超過這樣的供養,所以稱它為無上。

下面是懺悔支。前面是禮敬,然後是稱讚(讚歎)、供養、懺悔,在漢文的十大願王當中懺悔屬於第四支。漢文當中分十支,藏系分七支,內容一樣,只是開合不同。我們真正要修的無非就是淨罪集資,這個內容在漢藏二系中是絲毫不差的。我們這裡早晚課每天唸的十大願王是比較簡略的,晚課的大懺悔文的偈頌才是十大願王的全部,總共有十六個偈子。

【◎ 悔罪支者,「我昔所作」等一頌。依三毒因身等三事,其罪自性謂我所作,此復具有親自所作,及教他作,或於他作而發隨喜。總攝一切說「諸惡業」,應念此等所有過患,悔先防後,至心懺除,則昔已作,斷其增長,諸未來者堵其相續。】

偈頌是「我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」

p. 44 (3)

【◎ 隨喜支者,「十方一切」等一頌。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,猶如貧者獲得寶藏。】

隨喜支的偈頌是「十方一切諸眾生,二乘有學及無學,一切如來與菩薩,所有功德皆隨喜」。

隨喜就是看到有好的事情,我心裡也隨著一起讚歎歡喜。

五補特伽羅包括所有的眾生(就是凡夫)、二乘的有學、無學、還有如來跟菩薩。

【◎ 勸請轉法輪支者,「十方所有」等一頌。謂於十方剎土之中,現證菩提,獲得無著無障礙智,未經久時,變爾許身,勸請說法。智軍阿闍黎作「現證菩提」而為解釋。】

勸請支的偈子是「十方所有世間燈,最初成就菩提者,我今一切皆勸請,轉於無上妙法輪。」

【◎ 請住世支者,「諸佛若欲」等一頌。謂於十方剎土之中,諸欲示現般涅槃者,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,現前安樂,故變無量身,勸住佛剎,微塵數劫,不般涅槃。】

這個頌子是「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誠而勸請,惟願久住剎塵劫,利樂一切諸眾生。」

【◎ 迴向支者,「所有禮讚」等一頌。以上六支善,表舉所有一切善根,悉與一切有情共同,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,永無罄盡。】

【如是了解此諸文義,意不餘散,具如文中所說而行,則能攝持無量德聚。】

【此中禮敬、供養、勸請、請白、隨喜五者,是為順緣,積集資糧;悔者是除違緣,淨治罪障。隨喜支中一分,於自造善,修歡喜者,亦是增長自所作善。其迴向者,是使積集、淨治、長養諸善,雖極微少,令增廣多。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,終無窮盡,總之攝於積集、淨治、增長無盡三事之中。】

p. 45 (2)

【◎ 次令所緣明了顯現,供曼陀羅,應以猛利欲樂,多返祈禱,謂「維願加持:從不恭敬善知識起,乃至執著二種我相,所有一切顛倒分別,速當滅除;從敬知識,乃至通達無我真實,所有一切無顛倒心,速當發起;及其內外一切障緣,悉當寂滅。」】

曼陀羅是梵文,就是諸佛的住處,或者稱為壇城。

以上是我們在正修之前的加行要做的,有了這個加行以後第二步就是正行。

※﹝正行分二:1.總共修法,2.此處修法。今初﹞

【◎ 所言修者。謂其數數於善所緣,令心安住,將護修習所緣行相。】

【蓋從無始,自為心所自在,心則不為自所自在,心復隨向煩惱等障,而為發起一切罪惡。此修即是,為令其心,隨自自在,堪如所欲,住善所緣。】

【此復若隨,任遇所緣,即便修者,則於所欲,如是次第,修習爾許,善所緣境,定不隨轉。返於如欲善所緣境,堪任安住,成大障礙。若從最初令成惡習,則終生善行,悉成過失。】

【故於所修,諸所緣境,數量次第,先須決定。次應發起猛利誓願,謂如所定,不令修餘。即應具足憶念正知,而正修習,如所決定,令無增減。】

【◎ 此處修法者。先應思惟依止勝利速成佛等,及不親近所有過患,謂能引發現法後世諸大苦等。次應多起防護之心,謂不容蓄,分別尊長過失之心。】

【隨自所知,應當思惟,戒定智慧聞等諸德,乃至自心未起清淨行相信時,應恆修習。】

p. 46

【次應思惟如前經說,於自已作當作諸恩,乃至未發誠敬而修。】

現在所說的總共修法、此處修法這兩部分,是屬於正行。前行、正行都有了,後面還要有結行。

【◎ 後時如何行者。應將所集眾多福善,以猛利欲由《普賢行願》,及《七十願》等,迴向現時畢竟諸可願處。】

【如是應於晨起、午前、午後、初夜,四次修習。此復初修,若時長久,易隨掉沉自在而轉。此若串習,極難醫改,故應時短,次數增多。如云:(有欲修心,即便截止,則於後次心欲趣入。若不爾者,見座位時,即覺發嘔。)】

【若待稍固時漸延長,於一切中,應離太急太緩加行過失。由此能令障礙減少,疲倦惛沉等亦當消滅。】

在甲四親近知識的修習軌理當中,正明修法分為兩部分,因為以我們專門修行的人來說,一天二十四小時分兩部分,一部分是正修,其餘的時間是另一部分。正修的前面是前行或者稱加行,中間是正行,修完以後是迴向,這樣的正修每天有四座。那麼其餘的時間呢?

【◎ 未修中間如何行者。總之雖有禮拜旋繞及讀誦等,多可行事,然今此中正主要者,謂於正修時勵力修已,未修之間,若於所修行相所緣,不依念知,任其逸散,則所生德,極其微。】

【故於中間應閱顯說此法經論,數數憶持。】

【應由多門,修集資糧生德順緣,亦由多門,淨治所有違緣罪障。】

【一切之根本,應如所知,勵力守護所受律儀。】

淨罪集資當中有一個根本,就是我們所受的戒。

持戒有很多深細的內涵。修行最主要的不外乎戒、定、慧,從戒開始--戒捉、定縳、慧殺。真正最主要的是心對境的時候,看自己是繼續隨順著相應的我執而起貪瞋癡,還是了解了佛法以後,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依照著經論把煩惱擋住。為了產生這樣的效果,所以要不斷地親近師友、聽聞、如理思惟、切磋琢磨,乃至於投入全部的精神去修。

【故亦有於所緣行相淨修其心,及律儀戒積集資糧三法之上,名為三合而引導者。】

【◎ 復應學習四種資糧,是易引發奢摩他道,毘缽舍那道之正因,所謂密護根門,正知而行,飲食知量,精勤修習悎寤瑜伽,於眠息時應如何行。】

奢摩他、毘缽舍那也就是止、觀。

根: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

下面兩個是針對飲食和睡眠。

p. 47 (2)

【◎ 初中有五:?以何防護者,謂?護正念及於正念起常委行。其中初者,謂於防護根門諸法,數數修習令不忘失。二者謂於正念,常恆委重而修習之。】

【? 何所防護者,謂六種根。】

【? 從何防護者,謂從可愛及非可愛,六種境界。】 

【? 如何防護,其中有二:守護根者,謂根境合,起六識後,意識便於六可愛境六非愛境,發生貪瞋;應當勵力,從彼諸境護令不生。即以六根而防護者,若於何境,由瞻視等,能起煩惱,即於此境,不縱諸根而正止息。】

努力讓根對境時不生貪瞋。

【其守護根者,是於六境,不取行相,不取隨好。若由忘念煩惱熾盛,起罪惡心,亦由防護而能止息。取行相者,謂於非應觀視色等,正為境界,或現在前,即便作意彼等行相,現前往觀。取隨好者,謂於六識起後,能引貪瞋癡三之境,意識執持;或其境界,雖未現前,由從他聞,分別彼等。】

取行相,就是對於不應該看的境界,例如電視、電影,或者我歡喜跟他聊天的朋友,或者是好吃的好玩的東西,當這種境界現起的時候,自己就作意那個行相跑去看;取隨好是境界過後還緊跟著去想。

【? 防護為何者,謂從雜染守護其意,令住善性,或無記性。】

無記就是既非善的,也不是惡的。

【此中所住無覆無記者,謂威儀等時,非是持心住善緣時。】

無記有兩種:有覆無記、無覆無記。我們要的是無覆無記。

密護根門跟第二個正知而行是有絕對關係的。

【◎ 正知而行者有二:何為所行事、於彼行正知。初中有二,謂五行動業及五受用業。】


【其中初五之身事業者,謂若往赴所餘聚落餘寺院等,若從彼還。眼事業者,一若略?,謂無意為先,見種種境;二若詳瞻,謂動意為先,而有所見。一切支節業者,謂諸支節,若屈若伸。衣缽業著,謂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缽。乞食業者,謂飲食等。】

第一個就是行動業,分為身事業、眼事業、一切支節業、衣缽業以及乞食業五種。

p. 48

【寺內五種受用業中,身事業者,若行謂往經行處,或往同法者所,或為法故行經於道;若住謂住行處,同法親教,軌範尊重,似尊等前;若坐謂於床等上結跏趺坐。語事業者,謂若請受,曾所未受,十二分教,分別了解;諸已受者,或自誦讀,或為他說,或為引發正精進故,與他議論所有言說。意事業者,謂諸默然,若於中夜而正眠臥;若赴靜處,思所聞義;若以九心修三摩地;若正勤修毘缽舍那;或於熱季極疲倦時,於非時中起睡眠欲,略為消遣。晝夜二業者,謂於永日及初後夜,不應睡眠;此亦顯示身語二業。言睡眠者,顯示唯是夜間之業及是意業。】

【◎ 於此十事正知行者,謂隨發起若行動業,或受用業,即於此業先應住念,不放逸行。由彼二種所攝持故,應以何相而正觀察,如何方便而正觀察,即以是相,如是方便觀察正知。】

【此中復有四種行相:初謂於其身事業等十種依處,應以何相如何觀察,即於是處以是行相,如是觀察;譬如於其往返事業,如律所說,往返行儀,正了知已,即於其時正知現前,行如是事。】

第一種,譬如往返事業,出去叫「往」,回來叫「返」。對這件事情,就照著戒律上面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去做,所以在沒有去之前腦筋當中先想好,使得正知現起,然後照著這個去做。

【二謂於其何種方所,應以何相如何觀察,即於是方,以是行相如是觀察;譬如行時,應先了知沽酒等處,五非應行,除此所餘是可行處,於彼彼時,安住正知。】

第二個,要注意哪一種地方該去不該去。

p. 49

【三謂於其何等時分,應以何相如何觀察,即於是時,以如是相如是觀察;譬如午前可赴聚落,午後不可,既了知已,即如是行,爾時亦應安住正知。】

第三個是時間,比如說,照著戒律的規定,午前可以出去,午後就不行。這有它的原因,因為以前的出家人都是一心修行,真的有事,出去的時間只有午前,午後不可以;當然如果有要緊的事,那是可以的。

【四於所有此諸事業,應以何相如何觀察,即應於其爾所事業,以如是相,如是觀察;譬如宣說行時應當極善防護而入他家,所有此等行走學處,悉當憶念。】

【總之所有若晝若夜一切現行,悉應憶念,了知其中,應不應行,於進止時,一切皆應安住正知,謂我現前正行如是,若進若止,若如是行,則現法中不為罪染,沒後亦不墮諸惡趣,諸道證德未獲得者,即住能得正因資糧。】

不管是白天或晚上所有的事情,都能夠了解得很清楚,哪些是應該做的、哪些是不應該做的,不應該做的不做,應該做的做。

【◎ 此與密護根門二者,如聖無著引經解釋而正錄取。若能勵力修此二事,則能增長一切善行,非餘能等。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,故應勤學。】

密護根門跟正知而行這兩樣,是無著菩薩引經論上面的解釋,宗大師把它全部錄下來,因為這個是我們修行當中在資糧位上面最重要的。假定我們能夠努力在這兩件事上修,它產生的效應是「能增長一切善行,非餘能等」,也就是說要增長一切善法,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。「特能清淨尸羅及能速引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」,這一句話非常重要。真正的佛法,從修行的角度去看,不外戒、定、慧,現在照著這個方法去做的話,特別是能夠清淨我們的尸羅(也就是戒),戒能清淨的話,那是引發定慧最快速、最正確的方便。而定、慧真正的目標,就是要得無分別勝三摩地,現在這樣修學就可以達到我們要的目標,所以最後一句話說,這個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的。

【◎ 飲食知量者,謂具四法。非太減少,若太減少飢虛羸劣,無勢修善,故所食量,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。非太多食,若食太多,令身沈重,如負重擔,息難出入,增長昏睡,無所堪任,故於斷惑全無勢力。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,依飲食起,諸舊苦受,悉當斷除,諸新苦受皆不生長。非染污心中量食者,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。】

關於飲食方面,要具足四個條件。第一個不要太少。

第二,不要吃得太多。吃太多有什麼過患呢?身體會覺得很重,就好像擔了很重的擔子一樣。平常不修行感覺不到,真正要修行,要想得三摩地,最重要的就是數息和不淨兩種觀法。如果吃得太多的話,會覺得身體很累,出、入息很難調得平,不但如此,還很容易昏睡,在這種狀態當中,真正想修行修不起來,要想斷惑更是沒有力量,所以不可以吃得太多。

第三,吃的東西要合適,要容易消化。

第四,非染污心中量食。受用飲食,修行人跟非修行人的根本差別就在這個非染污心。我們在齋堂裡吃飯之前,維那會念:「佛制比丘食存五觀……」,佛教我們吃飯還要仔細觀察,五觀裡邊有一句「為成道業方受此食」,我今天吃這餐飯是為了要修道。這個好吃就多吃一點,心裡很歡喜,不好吃心裡面就排斥,這樣的心就是有染污的。

【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,謂依修習飲食過患。】

面對飲食、無始以來的習氣,外、內相結合在一起,貪愛心會生起來,所以這裡告訴我們怎麼樣對治對飲食的愛著,就是要思惟飲食的過患,它有種種的過失,這個大概分為三類。

【過患有三: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,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,為齒所嚼,為涎所濕,猶如嘔吐。】

p. 50

【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,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,消化之後,生血肉等,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,住身下分,此復日日應須除遣;及由依食生多疾病。】

【由求飲食所起過患,此有五種,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,謂為成辦食及食因,遭寒熱苦,多施劬勞,若不成辦憂憾而苦,設若成辦,亦恐劫奪及損失故,發起猛利精勤守護,而受諸苦。】

【親友失壞者,謂由此故,雖父子等互相鬥諍。不知滿足者,由於飲食愛增長故,諸國王等互相陣戰,領受非一眾多大苦。】

【無自在過失者,諸食他食者,為其主故,與他鬥競,受眾多苦。】

【從惡行生者,謂為飲食,飲食因故,三業造罪,臨命終時,憶念其罪,追悔而死,沒後復當墮諸惡趣。】

【雖乃如是,然亦略有少許勝利,謂由飲食安住其身。若唯為此故,依止飲食,不應道理。】

【故應善思而後受用,謂由身住,我當善修清淨梵行。施者施主,亦為希求殊勝果故,搾皮血肉而行惠施,亦當成辦彼等所願,令得大果。又應憶念《集學論》說,應當思念饒益施主,及身中蟲,現以財攝,於當來世,當以法攝。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,而受飲食。】

【《親友書》亦云:「應知飲食如醫藥,無貪瞋癡而近習,非為憍故非慢故,非壯唯為住其身。」】

【◎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,於眠息時如何行者。《親友書》云:「種性之主於永晝,夜間亦過初後分,眠時亦莫空無果,具足正念於中眠。」此顯永日,及其夜間初後二分,若正修時,若其中間,如所應行。故行坐時,應從五蓋,淨修其心,令不唐捐,如前已說。】

悎寤就是睡眠,就是說睡覺時也要好好努力地修。

只有中夜是眠時,拿我們現在來算,也就是從十點鐘到兩點鐘這四個小時。

p. 51 (2)

【此與護根、正知三中,皆具修時修後二法,此中所說,是修後者。眠睡現行是修後事,故此莫令空無果。如何眠者,謂於永日及夜三分,於初分中,修諸善行,過初分已至中分時,應當眠息,諸為睡眠所養大種,由須睡眠而增長故。若能如是長養其身,於諸善品修二精進,極有堪能,極為利益。】


【臨睡息時,應出房外,洗足入內,右脅而臥,重疊左足於右足上,猶如獅子而正睡眠。】

「右脅而臥」,就是右手托著頭,頭枕著右手睡,身體是右側臥。

【如獅子臥者,猶如一切旁生之中,獅力最大,心高而穩,摧伏於他。如是修習悎寤瑜伽,亦應由其大勢力等,伏他而住,故如獅臥。】

在旁生之中獅子是最兇猛的,牠的心非常警覺,而且很穩,稍微一點動靜牠就驚醒了。我們睡眠的時候也是要這樣。這種睡眠的姿勢加上自己內心的策勵,始終保持跟法相應的警覺,這樣雖然睡著了,但正念還繼續維持著。也就是說雖然我們身體是在休息,長養四大,但內心正念仍持續著,這就是這一部分的重要內涵。「亦應由其大勢力等,伏他而住」,這裡的「他」特別是指煩惱,我們整個的修行無非是摧伏煩惱。

【餓鬼諸天,及受欲人,所有臥狀,則不能爾。彼等一切悉具懈怠,精進微劣,少伏他故。】

【又有異門,猶如獅子右脅臥者,法爾令身,能不緩散,雖睡沈已,亦不忘念,睡不濃厚,無諸惡夢。若不如是而睡眠者,違前四種,一切過失,悉當生起。】

以上是告訴我們睡覺的時候應該以什麼姿勢去睡,這是屬於外表的。

【◎ 以何意樂睡眠有四:光明想者,謂應善取光明之相,以其光心而睡眠之,由是睡時心無黑暗。念者,謂聞思修諸善法義所成正念,乃至未入熟睡之際,應令隨逐,由此能令已睡沈時等同未睡,於彼諸法心多隨轉,總之睡時亦能修諸善行。正知者,謂由如是依止念時,隨起煩惱即能了知,斷除不受。】

p. 52

【起想有三,初者謂一切種,其心不應為睡所蔽,應以精進所攝之心,驚懾而眠,猶如傷鹿,由此睡眠,不甚沈重,不越起時,而能醒覺。】

【二者謂作是念,我今應修,佛所開許悎寤瑜伽,為修此故,應大勵力,引發欲樂。由是能依佛所開許獅子臥式眠無增減。】

【三者謂應作是思,如我今日勤修悎寤,及諸善法,明日亦應如是勤修,由是,於善欲樂相續,雖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。】

【此食睡行,若能無罪,具義而行,現見能遮眾多無義虛耗壽數故。如聖者無著引經,如所決擇,而為解說。】

前面所說的完全是依照無著菩薩所引的經論講的,實際上也就是《瑜伽師地論》所說明的。

【如是唯除正修時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,加行正行完結中間諸應行者,從此乃至毘缽舍那,所修一切所緣行相,皆如是行,已釋中間所應行說。】

除了正修時不共的、特別的修法以外,其他的加行、正行、完結、中間(加行、正行、完結是正修當中相關的。正修一天有四座,除了這四座以外的時間叫「中間」),在這些時間裡應該如上所說這樣去做。這種修法是我們從親近善知識開始一步一步上去,一直到到毘缽舍那(毘缽舍那就是觀,如果止觀成就的話,最起碼就是見道),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全部過程都要這樣修。

略說修習軌理分兩部分:第一是正明修法,正式而簡單扼要地說明修是怎麼一回事;第二是破除邪妄分別。平常我們要成立一個理論的時候,分兩方面--破邪、顯正,前面所講的正明修法是顯正,就是把正確的道理說明、建立起來,下文緊跟著破除錯誤的分別,破邪顯正的先後次第看需要而定。

【◎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。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,現教授者,作如是言:正修道時,不應於境數數觀察,唯應止修,若以觀慧數觀擇者,是聞思時故。又諸分別,是有相執,於正等覺,為障礙故。此乃未達修行扼要,極大亂說。】

對於沒有善巧學習過、不了解經論就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修行教授的那些人,他們會這樣說:「真正修道的時候,心不要動,不應該對境去觀察,應該止修,因為觀察是在聽聞思惟時所做的。」

有人又進一步說:「思惟觀察,這是分別。這種分別是一種有相的執著,修學佛法要去掉這種分別執著,所以正在修行的時候去分別,是一個障礙。」

譬如有人因為《金剛經》講的是要去除分別,所以動不動就告訴別人:「你這個都是分別,不要去管它!」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,他以為糊裏糊塗什麼都不分辨,這就叫不分別,那是絕大的錯誤,而這種論調卻非常普遍。

【《莊嚴經論》云:「此依先聞,如理作意,起修正作意,真義境智生。」此說從其思所成慧,如理作意,所聞諸義,修所成慧,真義現觀,乃得起故。】

p. 53

【◎ 故所應修者,須先從他聞,由他力故而發定解。次乃自以聖教正理,如理思惟所聞諸義,由自力故而得決定。如是若由聞思決定,遠離疑惑,數數串習,是名為修。】

【故以數數觀察而修,及不觀察住止而修,二俱須要。以於聞思所決擇義,現見俱有不觀止住,及以觀慧思擇修故。是故若許一切修習皆止修者,如持一麥說一切穀,皆唯是此,等同無異。】

所以真正修行是止觀二者都需要。一個是要不斷地思惟觀察;一個是不觀察而修定,再由定而啟發智慧,這時候是不要觀察,要安住在一個境上面。

【復如聞所成慧,以聞為先,思所成慧,以思為先,如是修所成慧,亦應以修為先,以其修慧從修成故。若如是者,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,即是修習思所成慧所決定義,故說修慧從思慧生。】

先要聽聞,能夠慢慢地把對方的話聽懂叫聞慧;根據你聽懂的內涵,自己不斷地去思惟、去練習,能夠把握住這個訣竅,這叫思慧;等到真正了解了,自己能夠決定照著去修,這才能夠得到修慧。所以這個次第的必然性是聞所成慧以聞為先,思所成慧以思為先,修所成慧以修為先。所以修慧是從修成,所修的就是思所成慧所決定的,所以說「修慧從思慧生」。

【以是若有幾許多聞,亦有爾多從此成慧,此慧幾多其思亦多,思惟多故從思成慧,亦當不。如思慧多,則多修行,修行多故,則有眾多滅除過失,引德道理。故諸經論,皆說於修聞思最要。】

【若謂聞思所決擇者,非為修故,唯是廣闢諸外知解,若正修時,另修一種無關餘事,如示跑處另向餘跑;則前所說悉無係屬,亦是善破諸聖言中,諸總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;則其亂說「趣無錯道,不須多聞」亦成善說。】

我們之前說的照著次第步步上昇,那是所謂的顯正,是對自己修行而言;而這裏是破邪,是對外面的邪見而說的。

【未達此等扼要之相,即是多習經典續部,與一從來未習教者,於正修時,二人所修,全無多寡。】

【又彼行者,是執聞法及觀擇等以為過失,諸惡軌派令成堅固。】

【是故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義,雖非修成,然許是修,有何相違?若相違者,則諸異生未得初禪未到定時,應全無修。以欲地中,除說已得入大地時,由彼因緣,可生修所成慧之外,餘於欲地無修所成,對法論中數宣說故。】

異生:凡夫。

入大地:指真正登地的菩薩。

由於聽聞而得聞慧,由於思惟而得思慧,得了聞思二慧以後還要不斷去練習,所以以整個修行的內涵來說,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的內涵雖然不是修所成,但它還是修,這是不相違背的。

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的內涵雖然不是修所成,然承許它是修,這是不相違的;如果相違的話,那麼凡夫未得初禪之前應該完全沒有修,因為在欲地當中除了聖人可生修所成慧以外,其他在欲地當中的凡夫沒有修所成。

p. 54 (2)

【故言修者,應當了知,如《波羅蜜多釋論明顯文句》中云:「所言修者,謂令其意,成彼體分,或成彼事。」】

【譬如說云修信修悲,是須令意生為彼彼。以是諸大譯師,有譯修道,有譯串習。如《現觀莊嚴論》云:「見習諸道中。」蓋修習二,同一義故。】

【◎ 又如至尊慈氏云:「決擇分見道,及於修道中,數思惟稱量,觀察修習道。」此說大乘聖者修道,尚有數數思惟,稱量觀察。思擇此語,則知若說將護與修二事相違,是可笑處。】

我們修行要「將護修習」,將護是努力地保護,該做的要做,不該做的要制止它不要做。至於做得對不對,這一定要去思惟、觀察才知道。有人誤解以為將護不是修,甚至認為這跟修是違背的,那是非常可笑的錯誤。

【◎ 如是如說修習淨信,修四無量,修菩提心,修無常苦,皆是數數思擇將護,說名為修,極多無邊。】

下面舉出事實來。需要以思惟、觀察來修習的,有哪些呢?例如修淨信心,修四無量心(慈悲喜捨),修發菩提心,修無常、念苦等等,這些都需要不斷地思惟、觀察,像這樣把思擇將護說為修的,非常多。 

所謂修,它有幾個特徵,前面說修是令我們的心意轉變成它的體分,也就是說轉變成它的一部分,或者變成它的整體,這可以分為四大類:有一類經過修以後,我們的心就轉變成所修習的這個境。譬如我們凡夫始終是貪著無厭,貪著自己,排斥別人,經過了修習以後,對自己就能夠厭離,對他人就能夠發慈悲心,內心轉變成我們所希望修的那樣。還有一種就是我們應該了解、認知的境,佛法告訴我們,世間相是無常的,一切法是無我、空性,但是我們不了解,透過修習以後,使我們能夠了知。這個了知不是指聽一點道理就算了解,而是當我們心對境的時候,很清楚明白這個是無我的,這不是語言文字,而是需要修行的。第三種是我們所希願的境,比如我們要到淨土,淨土才是我們該去的地方。第四種是我們應該銘記不忘的,但實際上我們現在心裡面都沒有這個,都在無始的習氣、昏散之中。這些都需要去慢慢地修習,而這種修習實際上都需要思惟、觀察,看看內心相應不相應、正確不正確。所以如果認為在修行過程當中,思惟、觀察是不需要的,那是絕大的錯誤。

【《入行論》及《集學論》云:「為自意修我造此。」是二論中所說一切道之次第,皆說為修。《集學論》云:「以如是故,身受用福,如其所應,當恆修習,捨護淨長。」此說身及受用善根等三,於一一中,皆作捨護淨長四事,說此一切皆名為修。故言修者,不應執其範圍太小。】

這兩本論都是寂天菩薩造的。之所以提出這兩本論,是因為它極具價值,特別是在深見一派當中,他是最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師。在這兩部論裡面寂天菩薩都說:我是為了自己修行,所以造這部論。這兩本論裡面提到的一切道的次第,都稱為修,實際上聞、思、修統統包括在裡頭。《集學論》是菩薩必須修行的,不但是理論,修行的教授也在其中。它說:我們的身、受用、善根,所有這些沒有一個例外,都要經過四個步驟:捨、護、淨、長,這些都是修。

什麼叫做捨、護、淨、長呢?譬如修菩薩行,六度是自利的根本,廣開則有八萬四千法門。第一個是布施又叫捨,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非常慳貪執著,現在第一件事就是要捨。一方面努力去行布施、修捨,另一方面要防護自己,千萬不要被捨的相違品(就是慳貪)障礙。所以捨跟護,一個是指遮止自己壞的那一方面,一個是指積極做該做的這一方面。以持戒來說,一個叫作持,該做的要做;一個叫止持,不該做的要防護自己不要做,真正的戒,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特點。但是我們持了戒,往往又會執著,所以要了解這個是三輪體空,所以第三個「淨」,就是要把「修」的這個執著淨化,這才是修行佛法的正軌。「長」就是把功德無盡地增長。所有的修行都要經過捨、護、淨、長的修習,沒有一個例外的,這一切都叫修。不管是彌勒菩薩或寂天菩薩所造的論都告訴我們,修的範圍是非常廣的,怎麼可以只執著這一個點呢!這是一種錯誤的邪執。另外一種邪執是說分別思惟是有相執,下面來破除它。

【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,障礙成佛,棄捨一切觀察之修,此為最下邪妄分別,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。破除此執,於止觀時,茲當廣說。】

【又此邪執,障礙敬重諸大教典,以彼諸教所有義理,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。諸思擇者,亦見修時無所須故。】

p. 55

【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,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,心不重故。】

【◎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,及不思擇止修二種。然如何者思擇修耶?及如何者止住修耶?謹當解釋。如於知識修習淨信,及修暇滿,義大難得,死沒無常,業果,生死過患,及菩提心,須思擇修。謂於此等,須能令心猛利,恆常變改其意。此若無者,則不能滅此之違品,不敬等故。起如是心,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。如於貪境,若多增益可愛之相,則能生起猛利之貪,及於怨敵,若多思惟不悅意相,則能生起猛利瞋恚,是故修習此諸道者,境相明顯不明皆可,然須心力猛利恆常,故應觀修。】

真正的修行有兩種:一種是要思惟觀察的,一種是不需要思惟觀察,專注一境去修的。那麼哪些是需要思惟,哪些是需要安住的呢?實際上《廣論》從一開頭到菩提心為止,這些全部都要思惟修的。修習對善知識的淨信心、暇滿義大、死沒無常、業果等等,這些照著次第都要一一思惟的;因為經過了思惟觀察以後,才能提起猛利的信心來。這種很強盛的心情,不是偶然修一下就可以得到的,要不斷地修,使心經常保持這種狀態,由於這樣的力量,才能夠改變自己無始的習氣。  

假定不經過上面所說這樣的思惟決擇產生猛利的心情,而且恆常相續的話,就沒有強盛的力量對治相違品--真正障礙我們修行的這些不恭敬等,所以一定要數數思惟觀察。

所以修習前面說的這些道,像對知識修淨信心,或修暇滿義大,這個不需要境相明顯(所謂境相明顯,就像我們修皈依的時候去觀佛像,一定要把佛像觀得很明顯),但是需要兩個條件:第一個要猛利,第二要恆常相續。這兩種都需要不斷地觀察思擇,這樣的修叫做思擇修。

【◎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,於一所緣,為令如欲,堪能住故,修止等時,若數觀察,住心不生。故於爾時則須止修。於止觀時此當廣說。】

另外一種修就是將心安住在我們所對的這個境界上,譬如觀佛像,如果你心裡一亂,就沒辦法觀得起來。所以對專一的所緣境,假定不斷地思惟的話,那心就不能穩固地安住在上頭,這個時候就不要思惟,要安住修。這部分到後面講到止觀的時候會詳細說明。

【◎ 又有未解此理者,說凡智者唯應觀修,凡孤薩黎唯應止修。此說亦非,以此一一皆須二故。雖諸智者,亦須修習奢摩他等;諸孤薩黎,於善知識,亦須修習猛信等故。】

【又此二種修行道理,於諸經藏及續藏中,俱說多種。須由觀察而修習者,若無觀修或是微少,則不能生無垢淨慧,道勝命根。慧縱略生,亦不增長,故於修道全無進步。道所修證最究竟者,如敬母阿闍黎云:「慧中如遍智。」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、盡所有性,即是慧故。】

p. 56(3)

【◎ 是故於道幾許修習,返有爾許重大忘念,念力鈍劣,簡擇取捨意漸遲鈍,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。】

【◎ 又於三寶等功德差別,若能多知,依此之信亦多增長。若多了知生死過患,故生眾多厭患出離。若由多門,能見解脫所有勝利,故亦於此猛利希求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,及六度等希有諸行,則於此等諸不退信,欲樂精進,漸能增廣。如是一切皆依觀慧,觀察經義修習而起,故諸智者應於此理,引起定解,他不能轉。】

【◎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,作如是言:若以觀慧,極多思擇而修習者,則能障礙,專注一緣勝三摩地,故不能成堅固等持。】

【此當宣說,若謂其心於一所緣,如其所欲,堪能安住,此三摩地,先未成辦現新修時,若數觀擇眾多所緣,定則不生,乃至其定未成以來,於引定修,唯應止修,亦是我許。若謂引發如是定前,觀修眾多即許是此定障礙者,是全未解大車釋論宣說引發三摩地軌。】

【謂如黠慧鍛師,將諸金銀數數火燒,數數水洗,淨除所有一切垢穢,成極柔?堪能隨順,次作耳環等諸莊嚴具,如欲而轉堪能成辦。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,如在修習諸黑業果、生死患等時中所說,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,令心熱惱,或起厭離,以是作意如火燒金,令意背棄諸黑惡品,淨此諸垢。如在修習知識功德、暇滿義大、三寶功德、白淨業果及菩提心諸勝利等時中所說,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,令心潤澤,或令淨信,以此作意,如水洗金,令意趣向諸白淨品,愛樂歡喜,以白善法澤潤其心。】

p. 57 (6)

【◎ 如是成已,隨所欲修若止若觀,於彼屬意無大劬勞,即能成辦。如是觀修,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。如是亦如聖無著云:「譬如黠慧鍛師或彼弟子,若時為欲,淨除金銀,一切垢穢,於時時中,火燒水洗,柔軟隨順,現前堪能,成辦彼彼,妙莊嚴具。黠慧鍛師若彼弟子,隨所了知,順彼工巧以諸工具,隨所欲樂妙莊嚴相,皆能成辦。如是諸瑜伽師,若時令心,由不趣向貪等垢穢,而生厭離,即能不趣染污憂惱;若時令心,由於善品,愛樂趣向,即生歡喜。次瑜伽師,為令其心於奢摩他品,或毗缽舍那品,加行修習,即於彼彼極能隨順,極能安住,無動無轉,如為成辦所思義故,皆能成辦。」】

瑜伽師:修行的人。

【◎ 又能令心堅固安住,一所緣境勝三摩地,所有違緣要有二種,謂沈及掉。是中若有猛利無間,見三寶等功德之心,則其沈沒極易斷除;以彼對治,即是由見功德門中策舉其心,定量諸師,多宣說故。若有無間猛利能見無常苦等過患之心,則其掉舉極易斷除,以掉舉者,是貪分攝散亂之心,能對治彼,諸經論中,讚厭離故。】

對於內心安住的最大障礙有兩種--沈、掉。要對治沈,可以透過前面思惟親近師長的勝利或是三寶的功德等,生起很猛利無間的心。無間就是一修馬上就生起來,這個需要不斷地思惟、觀察。

透過不斷地修習以後,對三寶的功德,一想馬上生起,這個叫無間,而且要非常猛利,如果有這種很強盛的心,那沈沒的心就沒有了,就是由看見功德把心提起來。沈沒就是心沈下去,如果有力量一提的話,它自然就不沈了。這個道理,定量諸師(即真正有修行的人)都這麼說。

另一方面,我們的心很容易向外攀緣,攀緣的時候就產生掉舉,這是貪分所攝的散亂之心。假定能夠很強盛、無間地見到這些根本是無常的,而且是苦的、有種種過患的,自然就不會耽著了;因為貪的正對治就是思惟無常,由此自然容易生起厭離心,經論上面都是這麼說。

沈就是心裡慢慢地就不明朗了,漸漸地心就向下。我們說「昏沉」,昏是很粗的相,沈有細的、粗的,粗的容易感覺到,細的不容易感覺到。有時好像很清醒,實際上已經掉到很細的沈相當中,那是很大的過失,這種狀態下,這個人會越來越鈍、越來越癡。掉跟散亂不太一樣,它跟沈相反,就是心裡向上揚起來了,它的行相就是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放不下,心裡面老是去緣著它。真正學定的時候,剛開始容易散亂,後來慢慢安住了,到某個程度以後,很容易就陷入在沈當中。

大家都有這種經驗,當昏沈來的時候,你怎麼撐也沒辦法可想,除非站起來,可是打坐的時候怎麼可以站起來呢?如果必須要站起來才行的話,你學定永遠學不成功,所以要對治它一定是靠內心當中的一種力量。這個力量是透過思惟觀察師長、三寶等的功德,生起一種很強的感受,就好像平常我們一看見自己歡喜的東西,心馬上就昂起來了,沈下去的心情就會消失掉。這種強有力的策舉自己的心力要能夠猛利無間,心非常猛利,而且一提起來馬上有,這必須透過前面不斷去思惟、觀察三寶的功德才能生起。

掉舉的時候,心裡老想著某個東西非常好,安住不下來,那就要去想無常、苦。細的無常是剎那剎那念念生滅的,粗相的無常比較容易想。當我們對這些貪著難捨的時候,如果想到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說死就死,或者說了解自己所貪著難捨的東西都是苦的根本,心裡就容易捨得掉。

p. 58 (3)

【是故從於知識修信,乃至淨修行心以來,若有幾許眾多熏修,即有爾許速易成辦,智者所喜妙三摩地。】

所以總的來說,真正我們修行剛開始第一步是親近善知識。要親近善知識,要先曉得親近的勝利、不依的過患,以及知道如何依止善知識等,總的意樂是九心,下面是修信、念恩,這個都要思惟、觀察。親近善知識以後,再照著次第一步一步修行的時候,從暇滿、念死,死了以後要墮落三惡道,所以要皈依,一步一步地上去,乃至於發出離心、發菩提心,發了菩提心以後再修菩薩道,修菩薩道就是文中的「乃至淨修行心」。整個的道次,從下手的第一步乃至到最後證得空性--見道,在這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,我們如果像上面這樣去熏修,透過聽聞,聞思相應以後,不斷地思惟、觀察決擇,觀察得越多,破除過患的能力就越強,增長的功德自然越大。因此在這種狀態下,能夠又快又容易地成辦智者(就是佛菩薩以及有成就的人)都歡喜的妙三摩地,真正的得定是這樣的。

【又非但止修,即諸觀修,亦須遠離掉沉二過,將護修習。】

【◎ 然能了解,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,實屬少際,故能略攝所應修事,亦可別書。】

【◎ 能不能現一切至言皆教授者,唯是於此修習道理,獲與未獲決定知解,隨逐而成。】

【況於法藏諸未學者,縱於經咒廣大教典,諸久習者,至修道時,現見多成,自所學習經論對方。此亦雖應廣為決擇,然恐文繁故不多說。破於修理諸邪分別,已廣釋訖。】

p. 59

【◎ 今應顯示,如前所說,如理依止善知識之弟子,尊重應當如何引導之次第。】

甲一、甲二、甲三講完了,甲四是怎樣正確地引導學者修學的次第。修學的次第當中,第一個道的根本是親近善知識,前面已經說了。現在要說既親近以後,老師怎麼樣去引導弟子修行的次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