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讀經] 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 道前基礎 - 教授殊勝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淺釋 道前基礎 - 教授殊勝 (日常法師 釋)

※﹝此論教授殊勝分四:1.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,2.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,3.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,4.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。今初﹞

【聖教者,如《般若燈廣釋》中云:「言聖教者,謂無倒顯示,諸欲證得甘露勝位,若人若天,所應遍知,所應斷除,所應現證,所應修行。即薄伽梵所說至言。」謂盡勝者所有善說。】

聖教:世尊講的教法。

言聖教者,謂無倒顯示:所謂聖教就是一點沒有錯誤地來開顯指示。

甘露勝位:成佛之果。

所應遍知:我們普遍應該了解的--世間一切都是苦。

所應斷除:既然要去掉苦,如果能夠把苦的原因去掉,苦自然解決,所以苦的因應該斷除。

所應現證:斷除了苦之後,就能夠證得離苦的狀態,這就是滅諦;達到這種狀態所有的痛苦都徹底消滅了,所以這是應該現證的。

所應修行:要想證得滅諦,就要如理地修行。

薄伽梵:世尊。

至言:最究竟圓滿的聖教。

盡勝者所有善說:把勝者所有正確的開示統統含攝了。

p. 8

【達彼一切悉無違者,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,此復隨其所應,有是道之正體,有是道之支分。】

補特伽羅:數取趣--輪迴在六道當中的眾生。

隨著眾生的根器,有的是當時所修行的正體,有的是它的支分,怎麼按照次第而行,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的,這些內涵對於我們想要修行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。

【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,謂是成辦世間義利,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,故須學習彼等諸道。】

【如《釋菩提心論》云:「如自定欲令,他發決定故,諸智者恒應,善趣無謬誤。」】

菩薩要想啟發眾生,幫助他們得到決定的勝解,那麼自己一定要能夠善巧了解這些不同的法門,才能攝化不同根性的眾生

【《釋量》亦云:「彼方便生因,不現彼難宣。」自若未能如實決定,不能宣說開示他故。】

《釋量論》:「具悲摧苦故,勤修諸方便,彼方便生因,不現彼難宣。」就是說,具足悲心的菩薩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摧毀所有世間的苦難,他必須很勤懇地去修行種種方便、種種法門。他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苦,滅了苦以後滅諦的境界又怎樣,苦的因是集諦,滅諦的因是道諦。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、親自現證的話,根本沒辦法向別人說明。

【了知三乘道者,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。阿逸多云:「諸欲饒益眾生,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。」勝者母中亦云:「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,應當了知一切道,謂所有聲聞道,所有獨覺道,所有佛陀道。如是諸道亦應圓滿,亦應成辦諸道所作。」故有說云,是大乘人故,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,是相違因。】

勝者母:《般若》。

《般若經》當中也說菩薩要學一切道,要了知一切道,不管是聲聞、獨覺、佛陀道,都要學圓滿,這樣的話才能夠成辦每一道根器的眾生所應該成就的內涵。

【趣入大乘道者,有共不共二種道。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,此等何因而成應捨,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,所餘一切,雖大乘人亦應修持。故諸菩薩方廣藏中,廣說三乘,其因相者,亦即此也。】

共:跟二乘人所共的,也就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。儘管是小乘所學的內涵,大乘人也一樣要學,這部分叫做共道。

不共:大乘對於二乘人所學的有一些不應該學,要捨掉。

【復次正遍覺者,非盡少過圓少分德,是遍斷盡一切種過,周遍圓滿一切種德,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,故大乘道遍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。是故一切至言,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,以能仁言,無其弗能盡一過失,或令發生一功德故。又彼一切,大乘亦無不成辦故。】

斷:斷過失。

證:證功德。

p. 10(4)

【設作是云:若入波羅蜜多大乘,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,然於趣入金剛乘者,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,道不順故。此極非理,以度彼岸道之體性,悉皆攝入。意樂,謂於菩提發心;行,謂修學六到彼岸。是則一切定應習近。如《勝金剛頂》云:「縱為活命故,不應捨覺心。」又云:「六度彼岸行,畢竟不應捨。」又餘咒教,宣說非一。】

波羅蜜多乘:顯教。

金剛乘:密教。

意樂:發菩提心。密乘、顯乘同樣需要。

行:六度萬行。密乘、顯乘同樣需要。

【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,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。共者即是菩薩律儀,受律儀者,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。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,雖於波羅蜜多乘中,亦無餘道故。又金剛空行及《三補止》、《金剛頂》中,受阿彌陀三昧耶時,悉作是云:「無餘受外密,三乘正妙法。」受咒律儀須誓受故,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,即執一切,猶如寒熱遍相違者,是顯自智極粗淺耳。】

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:趣入修無上密,在真正灌頂的時候受曼陀羅(曼陀羅就是壇城)。

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:顯教所有要學的,實際上已全部包含在發菩提心、受菩薩戒,如其誓而學,再也沒有多餘的了。

無餘受外密,三乘正妙法:真正學密法,並沒有其他的,就是前面的三乘,從比丘戒開始,到菩薩戒,所有的這些我們全部要受。

開遮:世尊所制定的戒,一旦制了以後就要遮止,不可再犯,這叫「遮」;只有在特別的情況之下,才可以例外,這個叫「開」。

同樣的戒,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可以的,這叫「開」,在另一種情況之下是不可以的,叫「遮」。有些人只是由於看見一點點開遮的不同,就以為這兩者完全不一樣,就好像冷與熱完全違背,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見解。

【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,諸正至言,極隨順故。若趣上上三乘五道,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。】

就上面所說的,除了很少的一部分,由於特別的原因,而有開許或不許的差別以外,其他所有世尊的教法,都是彼此間相隨順,絕不會有所違背的。

三乘: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

五道:剛開始是發心、集資糧,這個時候叫資糧道,或叫資糧位;然後開始修加行,叫加行位;加行位之後是見道位;見了道以後是修道位;最後就是無學道

p. 11

【波羅蜜多道者,如佛母中云:「所有去來現在佛,共道是此度非餘。」是趣佛陀道之棟梁,故不應捨。金剛乘中亦多說此,故是經續二所共道。】

波羅蜜多道:顯教的大乘道,在《般若經》中有最完整的說明。

《般若經》中說,所有一切的佛,包括過去已經成佛的,以及現在成佛的,乃至於將來成佛的,沒有一尊例外,都要修習這個共道。

度:六度,發菩提心、修六度行。

經:顯教。

續:密教。

【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,灌頂、三昧耶律儀、二種次第及其眷屬,故能速疾趣至佛陀。若棄共道,是大錯謬。】

三昧耶律儀:密宗戒。

二種次第:生起次第、圓滿次第。

快慢不在於你經過的路途不同,而是你走的速度。現在很多人因為心力弱,為求省力而希望走快速成佛的路,因此而學密,那是一定不成功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佛,沒有一尊例外,都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顯密都要學波羅蜜多道,所以如果捨棄共道,是大錯誤。

【若未獲得如是知解,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,便謗諸餘,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,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,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,則當集成極相係屬,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。其中根據至下當說。】

如果對於一種法,只學到很有限的、很少的一部分,便自以為足,而棄捨毀謗其餘的,那就會造下毀謗正法的深厚業障。

獲得一分相似決定:你說他不懂卻好像懂了,實際上真的懂了嗎?「似是而非」。所以世尊特別說,末法時代真正損害佛法的不是外道,而是相似法,表面上好像是佛法,實際上錯了,魚目混珠。我們理論學完了以後還要去修證,在沒有修證之前,只能說好像懂,因為佛法是必須親自驗證的。在未親證之前,嚴格地說起來,只能說是「相似」。

如果不了解上面所說大乘也須學小乘,密乘也須學顯乘的道理,就會「如其次第」,棄捨、毀謗下乘,說這個是下乘,不須學。於是大乘毀謗小乘,密乘毀謗顯教大乘,乃至於密教當中,學無上密的人就毀謗下面的三部--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,這就造了最最容易犯而且感得最可怕異熟果的業(「尤重異熟」就是最可怕的惡果)--毀謗法的業。在所有的惡業當中,謗法的罪最重。

【是故應當依善依怙,於其一切正言,皆是一數取趣,成佛支緣,所有道理,令起定解。】

善依怙:善知識。

於其一切正言:佛告訴我們的三藏教典。應該了解這是任何一個要想成佛的人必須要學的內涵,有的是它的正體,有的是它的支分,對於這個道理要生起定解。

定解:對這個理論有很深刻的認識,不會被似是而非的說法動搖,而這必須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聞、思。

【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,諸現未能實進止者,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,即便棄捨。應作是思,願於何時於如是等,由趣遮門,現修學耶。】

等到整個理路學好了以後,再依照它的次第,現在能相應、可以修的,就應該馬上開始去做,現在還不能做的,也千萬不要因為現在不能做就棄捨,應該這樣想:「我現在條件還不夠,還不能做到它,我要好好地努力,將來就可以做得到了。」

【遂於其因,集積資糧,淨治罪障,廣發正願,以是不久,漸漸增長智慧能力,於彼一切悉能修學。】

我們雖然有很強的好樂心,可是卻不能照著次第學的原因在哪裏呢?因為資糧不夠、罪障沒有淨除,所以我們需要集聚資糧、淨除罪障,還要廣發正願,如果不發願,這個功德就會消失。在沒有做之前是發願,做完了以後就迴向,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,那麼實際上我們已經隨時隨地在努力了。

善師、善友、正確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。

【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:「能知以四方道,攝持一切聖教者,謂我師長。」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。由是因緣,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,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,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。】

善知識敦巴仁波卿: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心子

四方道:就像一條四方的桌巾,你隨便一拉,桌巾上所有的東西全都跟著動,也就是說你隨便舉一個角,其他三個角都跟著動起來。因為任何一個法都是緣起之法,彼此之間都是相關的;因為任何一個法都是相關的,所以它們之間是互為主副的。

這個教授(就是阿底峽尊者的《道炬論》,實際上也就是《菩提道次第論》)能夠含攝顯教、密教所有的精要,是任何一個人要成佛,從凡夫步步走上去必不可少的正確方法,這一點就是本論「法殊勝」當中第一個特點。

【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者。總之能辦諸欲解脫,現時久遠,一切利樂之方便者,是即唯有勝者至言。以能開示一切取捨要義,盡離謬誤者,獨唯佛故。如是亦如《相續本母》云:「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,遍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,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,壞牟尼軌故彼亦損於正法。」故諸契經及續部寶勝者聖言,是勝教授。】

「法殊勝」當中第二個特點是所有的聖言(所有的三藏教典),當下就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教授。

p. 12 (3)

【雖其如是,然因末代諸所化機,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,於佛至言自力趣者,密意莫獲。故諸大車,造諸釋論及諸教授。是故若是清淨教授,於諸廣大經論,須能授與決定信解。】

末代諸所化機:末法時代佛所要教化的眾生。

【若於教授雖多練習,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義理,不能授與決定信解,或反顯示彼不順道,唯應棄捨。若起是解,諸大經論是講說法,其中無有可修要旨,別有開示修行心要正義教授,遂於正法執有別別講修二法,應知是於無垢經續無垢釋論,起大敬重而作障礙。】

佛經及菩薩、祖師所造的釋論就是我們修行的最佳指導,但是因為眾生根性差,諸大菩薩、祖師們乃以種種教授為我們解釋經、論裏面深密的義理。結果有些人學了這些教授以後,卻不能了解它跟廣大經論當中的精要的關係,對於世尊所說廣大圓滿的經論,不能生起決定不移的定解,反而覺得既然有這麼多教授,就用不著經論了,而棄捨經論。

由於不了解經論就是修行的教授,所以就引起一個誤解:大經大論是拿來講說的,真正修行的重要旨趣不在經論裡,另外還有一些開示修行心要的教授,那個才是真實重要的。

於是對於世尊講的正法就會生起一種錯誤的知見,以為有兩類法,一類是講道理的,一類是修行時用的,學教理跟修行是兩回事情。結果這樣一來,本來真正重要的是懂得了道理去修行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既然現在修行不要理論,自然會認為大經大論是專門講道理而不講修行的,就會輕慢它、忽視它,可是實際上我們是需要恭敬的,所以這樣會障礙我們敬重諸大經論。對修學佛法而言,敬、信二者絕端重要,沒有敬、信,根本不可能真正深入。

【說彼等中,不顯內義,唯是開闢廣大外解,執為可應輕毀之處,是集誹謗正法業障。】

為什麼不恭敬經論呢?因為認為經論只是講講道理,沒有講修行裏邊深密的內義,修行的方法不在經論裏頭。有這種想法的話,就會對大經大論不重視,會輕慢,乃至於毀謗,這是最可怕的謗法之罪。

【是故應須作如是思而尋教授,諸大經論對於諸欲求解脫者,實是無欺最勝教授,然由自慧微劣等因,唯依是諸教典,不能定知是勝教授,故應依止善士教授,於是等中尋求定解。莫作是念起如是執,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,故無心要;諸教授者,開示內義故是第一。】

【大瑜伽師菩提寶云:「言悟入教授者,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,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。」】

菩提寶: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弟子之一,康地人。

p. 13

【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寶喇嘛云:「阿底峽之教授,於一座上,身語意三,碎為微塵。今乃了解,一切經論皆是教授。」須如是知。如敦巴仁波卿云:「若曾學得眾多法已,更須別求修法軌者,是為錯謬。」雖經長時學眾多法,然於修軌全未能知,若欲修法,諸更須從餘求者,亦是未解如前說義而成過失。】

大依怙:阿底峽尊者。

碎為微塵:這些惡業全部弄乾淨。

修行如果不知道訣竅的話,就會以為所修的這一部分,跟其他的好像搭不上關係,或是說我們要淨化身、語、意三業,修身時,好像跟語、意沒有關係;其實不是,佛法的教授往往互相輾轉,彼此間有主副的關係,如果你得到這個教授的精華,雖然少少的一點點,可是它輾轉相關能夠縱橫交叉地把整個世尊的教法都含攝在內,包含了整個的佛法。因此你去修的時候,哪怕是一座也可以把相關的所有的罪障都淨除掉。濃縮起來可以很精要、很少,但實際上裏邊含攝了一切。

【此中聖教,如《俱舍》云:「佛正法有二,以教證為體。」除其教證二聖教外,別無聖教。教正法者,謂是決擇受持道理修行正軌。證正法者,謂是如其前決擇時,所決擇已而起修行。】

《俱舍》:一般稱為「小乘聰明論」,是小乘根本論典當中最後出的,非常有體系且最完整地把整個佛法含攝起來。

佛講的正法分二部分:教正法、證正法。「」就是講的道理,先告訴我們哪個對、哪個錯,了解應取應捨以後如何去行持。「」就是照著我們前面講的道理,如法去行持,最後自己證得所應該得的果。

【故彼二種,成為因果。如跑馬時,先示其馬所應跑地,既示定已,應向彼跑。】

教證二法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。

【若所示地是此跑處而向餘跑者,定成笑事。豈可聞思決擇此事,若修行時修行所餘。】

【如是亦如《修次第後編》云:「復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,即是修慧之所應修,非應修餘,如示跑地,而應隨跑。」】

《修次第》:蓮花戒論師(甘馬拉西拉)所造,分成初中後三編,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要先聽聞善知識的教授,再把自己聽得的道理去思惟、決擇、觀察,才能夠得到聞思相應慧。聞思所通達的這個道理,就是我們將來修的時候應該去修行的,而不是另修別的。

【如是由此教授,能攝一切經論道之樞要,於從親近善知識法乃至止觀,此一切中諸應捨修者即作捨修,諸應舉修者即以擇慧而正思擇,編為行持次第引導,故一切聖言皆現為教授。】

【若不爾者,於非圓滿道體一分,離觀察慧雖盡壽修,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真教授,且於彼等,見唯開闢博大外解,而謗捨之。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,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。】

盡壽修:修一輩子。

【此復修時若棄捨者,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,見為最勝教授。此等若非最勝教授,誰能獲得,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。】

p. 14 (2)

【如是若能將其深廣契經及釋現為教授,則其甚深續部及論,諸大教典,亦無少勞現為教授,則能發起執持彼等為勝教授所有定解,能盡遮遣妄執彼等非實教授,背棄正法諸邪分別罄無所餘。】

遮遣:遮止、排遣。

【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。至言及論諸大教典,雖是第一最勝教授,然初發業未曾慣修補特伽羅,若不依止善士教授,直趣彼等難獲密意。設能獲得,亦必觀待長久時期,極大勤勞。】

初發業:剛開始修行的人。

初學的人,還不習慣於修行,假定不依止真正夠條件的善知識所給我們的教授,而直接去找大經大論的內涵,那不容易獲得;就算能夠得到,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努力。

譬如有經驗的人告訴你,你一聽就會,可是如果不告訴你,要你自己去摸索的話,花了好大的時間都摸不透。世間的小事情尚且如此,何況是佛法!即使我們有條件能夠自己摸索出來,也花掉太多的時間,人生是很短的,允許我們浪費太多的時間去摸索嗎?本論的殊勝就在這裡。

【若能依止尊長教授,則易通達,以此教授,能速授與決定解了經論扼要,其中道理於各時中茲當廣說。】

就不走冤枉路這一點來說,依止尊長的教授就是最快速的,這點我們在一開頭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。

這是法殊勝的第三點。

【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。如《白蓮華》及〈諦者品〉宣說,一切佛語,或實或權,皆是開示成佛方便。】

第四個殊勝:很多可能產生的惡業(指謗法),能夠自行消滅。

《白蓮華》:《妙法蓮華經》。

《法華經》上面講,佛說法幾十年後才開權顯實,前面是權--方便、權宜之計,現在整個敞開來告訴你,其實前面說的這些內涵,都是世尊為了引導我們成佛而開示的種種方便。

【有未解是義者,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,遂判好惡,應理非理,及大小乘,謂其菩薩須於是學,此不須學,執為應捨,遂成謗法。】

【《遍攝一切研磨經》云:「曼殊室利,毀謗正法,業障細微。曼殊室利,若於如來所說聖語,於其一類起善妙想,於其一類起惡劣想,是為謗法。若謗法者,由謗法故,是謗如來,是謗僧伽。」   

曼殊室利:文殊師利。

毀謗正法的罪很微細,由於它很微細,我們自以為沒有造。

p. 15

【若作是云,此則應理,此非應理,是為謗法。若作是言,此是為諸菩薩宣說,此是為諸聲聞宣說,是為謗法。若作是言,此是為諸獨覺宣說,是為謗法。若作是言,此者非諸菩薩所學,是為謗法。若毀謗法,其罪極重。】

我們常會說,這個法是對的,那個法是不對的,這就是在謗法;有時候會說,這是對菩薩講的,這是對聲聞講的,這也是謗法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是以分別的心情妄說是非。實際上《妙法蓮華經》當中很清楚地告訴我們,佛對三乘人是講三乘法,所以聲聞法、緣覺法,實際上是因為這些人的根性就是這樣,對這些人來說,只有透過這樣的方法引導他才能成佛。

【《三摩地王》云:「若毀此贍部洲中一切塔,若毀謗契經,此罪極尤重;若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,若毀謗契經,此罪極尤重。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,前說此門極為重大,故應勵力而斷除之。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,故其惡行自趣息滅。此定解者,應由多閱〈諦者品〉及《妙法白蓮華經》,而尋求之。】

贍部洲:南贍部洲,佛出世在此說法。

【諸餘謗法之門,如《攝研經》中,應當了知。】

《攝研磨經》:即《遍攝一切研磨經》。《地藏十輪經》所說的內涵,大致跟它類似。

接下來講甲三。甲三告訴我們,要以什麼樣的方法去講說、去聽聞,才能夠跟這個殊勝的法相應。否則,雖然有最好的法,但是我們聽了不一定能夠相應。

《大智度論》:假定我們不具足聽聞的條件(最主要的是淨信),那麼即使讀很多經典,腦筋也非常好,對於佛法能難、能答(就像我們現在很仰望藏系所保留的辯論,最完整的難、答),但是在佛法當中卻是空無所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