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瑞良的"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", 有一段話, 可以作為參考.
原始佛教之「五蘊」說,「受」是感受作用,「想」是概念教育部國語辭典:
,表象作用,「行」之中的「思」是意志作用,「識」是分別、
認識作用,這些心作用,彼此獨立平等,「心作用」之外,沒有
「心的實體」,因此,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思」與「識」同等地
位,「心」一動,諸多「心作用」隨之而起,這就是「心」,除
此之外,別無「心」的實體可尋。
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,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。從上述定義, 中國人講的心, 指的的確是受, 想, 行, 識.
思想、意念、感情。
思慮、謀畫。
性情。
有時候, 中國人會把 mind 翻譯為心, 因此以 mind 的意義理解心.
Mind (thoughts): the part of a person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think, feel emotions and be aware of things. (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's Dictionary)從這樣的定義, 也沒有脫離受想行識的範圍.
總結
心=受想行識.心靈的定義 (教育部國語辭典)
心 (mind) = 腦 (brain) + something we don't know yet (畢竟我們對腦的認知仍相當有限) 的作用 = 受想行識.
1. 人心中本有的智慧、思想和情感等。亦用以泛指心。如果我們溝通時, 都認知到"心", "心靈"如前述的定義, 就比較不會混淆. 這是我們經常發生的困擾, 一字多義, 字義不清, 造成溝通上的認知差異.
2. 主宰意識作用的主體。
但麻煩的是, 前人們已經普遍把"心"的定義含蓋了"心靈"的第2條定義了. 因此要把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分清楚, 似乎回到張瑞良提到以"心的作用", "心的本體"(張瑞良講心的實體, 但講心的本體應該更恰當)來作為區分為佳.
本質上, "心的本體"是無常的, 因緣生, 因緣滅, 並非死後就不存在 (斷見), 也非恆常存在 (常見).
心與腦
雖然心的作用: 受想行識, 似乎表面上都可以從大腦的運作機制得到解釋, 但再深入探究, 並不是那麼單純, 以識來說, 目前科學仍無法理解為什麼人可以"看見" -- 一時找不到相關的論述, 大意是說, 從視神經元接收到訊號, 到"看見", 仍是一個謎. 另外, 從經驗論, 我們可以覺察到一個發號施令的主體, 但這似乎不是腦神經元運作可以完全說明的, 意念似乎不只是 input + 腦神經元運作產生的結果, 某些種類的意念似乎是, 但某些種類的意念似乎不是.
誤認心的作用 = 腦的作用, 因此心的主體 = 腦, 是很危險的. 因為會導致斷見及身見, 也會誤認"受在我", "想在我", "行在我", "識在我".